7.1按類型選用:
7.1.1低頻耦合、旁路,可用紙介電解。
7.1.2音頻耦合,選用陶瓷、云母。
7.1.3電源濾波、退耦選電解。
7.2按精度選用:震蕩電路,控制電路,選±5%以下,不得過±10%,一般選云母、瓷管電容。精度越高,價格越貴。
7.3按耐壓選用:額定電壓應高于工作電壓30—50%。
7.4按體積選用:在空間允許下,可優先選用體積大的電容。同類型的、同容量的、體積越小,價格越貴。
8電容器的使用常識
8.1使用前應用電容表測容量與標稱值是否相符。無條件時,可用萬用表測充放電能力。
8.2電解電容一般具有極性,極性電容不能用于交流電路,可用于直流與脈動直流電路,使用時盡量遠離發熱元件。
8.3用于高頻電路時,引腳應盡量短。
8.4可變電容使用前應用萬用表檢查,定、動片是否短路,動片接地是否良好,轉動是否平滑。
9電容器的檢測
9.1容量小于5100p的電容器,用萬用表無法檢查,可用一節1.5V電池和一個耳機進行檢查.當用電容的一個引腳碰電池正極或負極時,耳機內聽到咯拉聲,說明管用,如無聲說明斷路。短路時,可用萬用表測出。
9.2對于容量大于5100pF的電容器,用萬用表電阻擋(小電容用R×10k擋,過1μF的用R×1k擋)測電容的兩引線,若萬用表指針先向右擺動,然后再慢慢回到左端(充電現象),說明電容管用;如果向右擺后不回來,或回不到左端,說明電容漏電;如果指針不擺動,說明已斷路。
9.3測電解電容時,要注意極性。正確測量方法是:用指針式萬用表R×1k或R×10k擋,讓黑表筆接(表內電池正極)電容“+”極,紅表筆接電容負極,表針向右擺動后,然后慢慢回擺,直至回到左端。(電容越大,回擺時間越長,可長至幾分鐘),再測時,應將電容放電后再測。
當回不到左端時,說明電容漏電;無擺動時,電容失效。如果測反了,表針將回不到左端(反接時漏電)。電解電容外殼上有正負極有標志,如不清,一般長腿為正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