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多層陶瓷電容器的市場規模在鋁電解電容器、鉭電解電容器和薄膜電容器等各式電容器中是大的。稍早前的數據顯示2008年日本國內出貨量為6278億個,日本國內出貨金額達到3059日元(源自經濟產業部的機械統計)。位居第2位的鋁電解電容器日本國內出貨量為182億個,日本國內出貨金額為1743日元。其差距相當大。2012年,多層陶瓷電容器增加到7655億個,與此相對,鋁電解電容器卻減少到109億個。其差距在不斷擴大。
通過多重層疊電介質層和內部電極,實現了較大電容。多層陶瓷電容器的歷史一言以蔽之,就是"小型化和大容量化的歷史"。一般電容器的電容C可以通過來表達。在此表達式中,ε是介電常數,S是電極面積、d電極間距離(電介質厚度)。即,在體積中,要增加電容,就只能使用ε高的材料,或者是薄化電介質。
電介質材料在推出之初是采用的二氧化鈦,但我們在較早的階段引入了鈦酸鋇(BaTiO3)。之后也通過對該材料加以改良來不斷提高相對介電常數,目前已經達到3000左右。相較于幾十水平的二氧化鈦相對介電常數,該數值也已經大其兩位數。相反,如果考慮體積,則意味著相同的電容量可以實現1/100萬的小型化。